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的產業,也是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作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2023年以來,交通運輸行業繼續加大交通強國建設力度,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完善、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交通強國建設具體工作扎實推進。
綜合立體交通網越織越密
2023年12月26日,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廣州白云站正式建成投用。歷經3年多建設,從一紙藍圖到拔地而起,這座按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理念打造的鐵路樞紐客站迎來首批旅客。
“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州白云站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大灣區交通網。”中鐵建工集團廣州白云站項目經理鐘萬才說。
2023年12月29日,中鐵二十三局承建的成綿蒼巴高速公路綿蒼段通車,對于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實現高速公路網內聯外通、成渝經濟區對外輻射和內部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巨大的人口規模和不均衡的人口分布帶來的遷移和流動形成了巨大的交通運輸需求,織密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不僅是發展交通的必然選擇,也是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2023年以來,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快建設。統籌推進102項國家重大工程涉交通項目,推動實施11項“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包、第一批16項交通強國重點項目。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工程、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三峽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進。4個世界級機場群加快構建,鄂州花湖機場全面投入運營。郵政國際寄遞中心建設加快落地。
“這一年,我們新建高速鐵路1700公里、新建包括改擴建高速公路超過7000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級航道1000公里、新頒證民用運輸機場增加了2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360公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介紹。
隨著新線不斷建成,樞紐不斷完善,以及既有線路不斷延伸和改造,“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
12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2023年11月28日,朝陽初升,家住貴州省福泉市陸坪鎮的王順琴挑上新鮮采摘的蔬菜出門,走了幾百米路就坐上了進城的第一班公交車。王順琴說,自從有了城鄉公交,進城賣菜便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好農村路’經過10多年的建設,每年投資都達幾千億元,總里程達到453萬公里,惠及幾億民眾,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表示。
2023年前11個月,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總投資超過4555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里程超過16萬公里,新增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鎮327個,為增強群眾收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除了農村公路建設,自2015年開始,交通運輸部每年都推出一批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的實事,2023年推出的12件民生實事目前已全面完成。
李揚介紹,在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方面,2023年以來交通部門共改造公路危舊橋梁9763座,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0.5萬公里。
在提升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方面,推動140多個城市開通電話約車服務,完成城市公共汽電車站臺適老化改造3600余處,打造敬老愛老服務城市公共汽電車線路1100余條。
在便民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方面,上線運行道路運輸電子證照小程序,完成網上業務辦理685萬件;實現道路普通貨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直接申領,推動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一次報名、一次培訓、一次考試、申領兩證”。
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我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555.9億人次,完成貨運量500.2億噸,成為全球交通最繁忙的國家。
試點成果不斷涌現
“自2019年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以來,我們已經累計組織76個單位開展了412項試點,目前3項試點已經完成了竣工驗收。”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負責人李傳光介紹。
2023年,交通運輸部門圍繞交通強國建設目標的各項具體工作,加強統籌謀劃,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目前已經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
完善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實施機制,印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及分工方案,編制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郵政篇實施方案。
通過試點任務實施,一批政策文件、標準規范、數據平臺試點成果不斷涌現。設施領域,跨區域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加快推動,交通與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進展順利;技術領域,技術研發與裝備升級取得重要突破,智能交通全面推進;管理領域,現代市場體系逐步構建,開放合作力度不斷加大。
“2023年以來,交通運輸部與多個省份密切溝通對接,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因省施策,共同開展了部省合作協議起草和簽署工作。目前,已經與16個省份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余大部分省份后續將陸續簽署。”李傳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