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文明到數字社會,文化和旅游業的數字化進程從未停止,數字化正與資本、知識、創新等要素一起,激活傳統文化和旅游資源,疊加催化產業新動能。隨著互聯網的貫通,處于平臺社會下的消費者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和更豐富的選擇性,對消費產品的價值認知也更加透徹?;ヂ摼W帶來的算法、直播技術、購買平臺等,打通了從供應到需求的所有通道,在駛入快車道的消費驅動下,旅游產品和體驗日益創新。
圍繞數字文旅發展的新態勢、新動能,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副主任、中山大學旅游休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九霞,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教授、博導馮學鋼,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導白雪潔,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財政學系主任、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楊永恒,在《國家治理》《人民論壇》《學術前沿》雜志撰文展開深入探討: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副主任、中山大學旅游休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九霞在《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動向與新趨勢》一文中指出,數字技術應用要兼顧好技術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工具理性指的是在地方文旅產業發展中,借助VR、AR、5G、元宇宙、電商直播等技術手段創新旅游產品和旅游營銷的手段,從而達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價值理性指的是在上述文旅活動中的規范性和選擇性,需要避免因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無視旅游體驗的價值性和公平性。營造良好的文旅直播生態圈,兼顧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需要建立規范化的旅游數字技術環境,推動旅游直播的健康發展,實現技術與地方的相互協調和相互支撐。媒介化社會中的地方是政府、企業、旅游博主和旅游者個體等多主體共同構建的,借力數字技術尤其是通過旅游直播引流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地方的旅游承載力,避免一味引流而忽略旅游景點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服務質量的跟進,應利用大數據做好風險預警,避免旅游危險事件的發生和負面事件的發酵。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515/673282.shtml
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教授、博導馮學鋼在《基層文旅產業的發展困境與突破方向》一文中指出,當前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創意產業的全球勃興,為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大量技術助力和創意標桿。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所面臨的技術瓶頸和創意困境已不同程度被打破,迎來了提速換擋的黃金機遇期。對于我國基層旅游目的地而言,其旅游業發展雖然面臨多方面的制約性因素,但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則有可能在未來日趨激烈的旅游目的地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217/666244.shtml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南開大學數字經濟交叉科學中心研究員白雪潔在《以數字經濟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文中指出,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成為市場需求的新增長點,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等市場需求主體對數字產品與服務的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豐富,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規模經濟效應、范圍經濟效應、長尾效應對新興供給產生創造需求的反作用。數字經濟會加速淘汰不滿足市場需求的企業和產業,產生適應需求的反向淘汰作用。數字經濟時代,個性化、品質化、小批量且相對低成本的消費將成為新趨勢,能夠準確快速捕捉和適應這種需求變化的企業會越來越具有競爭力,無法適應的企業則會逐步退出市場,完成由市場選擇的“優勝劣汰”。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324/669263.shtml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財政學系主任、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凱在《當前國內旅游消費總體態勢及走向分析》一文中指出,打造地方特色優勢景觀、景點和旅游產品、旅游項目、旅游線路,必須重視給旅游注入文化因素。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稟賦和特色,各地發展旅游業,必須因地制宜去發現那些本土文化旅游的耀眼元素并努力挖掘內涵。可以大膽引入有創造力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對本地的文化旅游資源再加工,適時注入新的創作內容,打造本土文化和國際文化兼容并蓄、雙向開放的地方現代文旅產業,促進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315/668278.shtml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楊永恒在《文化數字化與數字文化化——對數字文化發展再審視》一文中指出,數字技術的發展,既創新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展現方式,也形成了與現實世界并存的網絡數字空間,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態,顯著改變了社會形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文化發展的新方向。面對數字時代文化建設的新命題,需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培育數字文化發展新動能。推動數字文化軟硬件同步發展,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的協同攻關,強化我國在智能文化裝備、游戲引擎、可穿戴設備、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推進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用戶洞察、用戶體驗、產品創新、運營管理等全面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