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數據量都得到了爆發式增長,數據資源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是國家的重要資產和基礎戰略資源。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中指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可見數據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海量的數據在給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給數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圍繞數字政府建設和數據治理現代化,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會平,浙江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吳飛,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崔晶,中國科學院學部重大咨詢項目子課題“信息技術支撐數據治理現代化的戰略研究”總體組及課題組,在《國家治理》和《學術前沿》雜志撰文展開深入探討:
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會平在《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效能提升的難點及應對》一文中指出,加強條塊協同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方向,而數字政府建設條塊協同的關鍵在數據有序流動。在促成創新與提升效能的雙重動因交織下,近年來數據驅動數字政府建設條塊協同加速推進,但依然面臨不同領域與區域條塊協同水平差異明顯、數據難以有序流動、基礎制度建設滯后等挑戰。未來,應加強國家布局和省級統籌、分板塊自上而下統籌聯動、分區域根據實際整體統籌、“硬”和“軟”區分部署、制度化“多地復用”創新,全面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成效,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718/678135.shtml
中國科學院學部重大咨詢項目子課題“信息技術支撐數據治理現代化的戰略研究”課題組在《數據治理現代化的關鍵支撐》一文中指出,面對雜亂無章且多元化的數據集合,通過科學有效的數據治理手段提高數據質量,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易用性,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并充分挖掘數據價值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已成為當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和重要任務。基于豐富的文獻資源和科學計量方法,結合數據治理生命周期,課題組識別、梳理了能夠有效支撐數據治理的6大類31種關鍵信息技術清單,以期為信息技術的科學部署提供參考,更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718/678137.shtml
中國科學院學部重大咨詢項目“信息技術支撐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研究”總體組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賦能國家治理:新機遇與新挑戰》一文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滲透到科學技術創新、社會經濟轉型和生產生活變革的方方面面。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為國家治理帶來新思路和新機遇,推動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數據治理技術、科技治理規范、經濟治理能力、社會意識形態安全等一系列新挑戰。因此,應在系統思維導向下,從強化國家安全意識出發,加強頂層設計、打造創新生態、防范系統風險、規范科技倫理治理、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有效應對新挑戰,打造發展新優勢。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718/678132.shtml
浙江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吳飛在《數據規則建立與完善之要義》一文中指出,數據規則涉及面廣,諸如數字鴻溝、數字治理、數字平臺治理、數字市場準入、數字貿易、數字貨幣、人工智能倫理、數據安全等,這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經濟、軍事、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未來走向。當前,中國擁有全球最豐富的數據資源,但數據規則的建立起步相對較晚,存在數據安全防護薄弱等問題。因此,需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完善數字中國的數據規則和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開放與共享,確保使用數據的公正性,保障數據安全,為數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原文鏈接:http://www.yangbiqi.cn/2023/0427/672112.shtml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崔晶在《數字時代基層智慧治理提升之道》一文中指出,
數字時代的到來,給基層治理實踐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同時也依然面臨著老問題,這些新挑戰與老問題交織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基層政策執行過程之中。縱向政府間信息傳遞的不完全、橫向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的不協同,以及基層數字技術工具的缺乏,引致了基層數據資源整合力度不足,對基層政策執行造成了懸隔。基層政策執行智慧化的提升,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加強數據管理的制度建設,用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數字技術的應用;借助數字技術的推進,大幅度簡化行政信息縱向傳遞鏈條中的多層控制;在提升城市“一網統管”體系和優化“網格化管理”數字化水平的基礎之上,構建“無縫隙”基層管理一站式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