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多地進入主汛期。
7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防汛抗旱工作情況。目前全國防汛抗旱形勢總體平穩,呈現出4個特點。一是全國降水總體偏少,空間分布差異較大;二是主要江河汛情平穩,超警中小河流較常年偏少;三是多地發生山洪和地質災害,部分工程出現險情;四是洪澇干旱災害總體偏輕,各項指標呈下降趨勢。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網友關注防汛救災、平安度汛,表示:“汛期來臨,從中央到地方聞‘汛’而動,為人民筑起守護生命的堤壩,愿所有人平安!”
強化保障
近期,多雨區集中在哪些區域?據中國經濟網7月23日報道,今年入汛以來,我國經歷了18次強降雨過程,有21個省份27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多雨區主要集中在東北中部、西北東部、華北西南部、黃淮西部、江淮東部及湖北西北部,局部地區暴雨洪澇多發重發。
哪些地方出現強降雨?據新華網7月24日報道,近日,東北部分地區、江南中東部等地發生強降雨。強降雨影響下,遼寧、浙江有6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下一階段形勢如何?據人民網7月26日報道,針對主汛期形勢,國家防總多次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會商研判。應急管理部副部長、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總體來看,下一階段防汛抗旱形勢復雜嚴峻,主要體現在極端天氣事件偏多、洪澇干旱并重、薄弱環節風險突出3個方面。松花江、黑龍江中游、淮河流域沂沭泗、太湖、遼河還有長江下游的部分支流可能發生較大的洪水,內蒙古、甘肅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旱情。
強化保障是關鍵。據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25日報道,應急管理部統籌國家消防救援隊伍,駐地央企、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等搶險救援的主要力量,指定了央企工程應急力量隊伍456支共6萬余人,航空器80余架。針對松遼、海河、黃河、長江、珠江等重點流域,專門調配準備了應急力量,擔負國家層面的跨區域搶險救援任務。截至目前,31個省份共有126個中央級儲備庫,儲備了955.2萬件總價值達37.3億元的中央應急搶險救災物資,可隨時調運支援地方做好抗洪搶險、抗旱減災工作。
多地進行實戰演練。據人民網報道,7月16日,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舉行全省消防救援隊伍防汛抗洪跨區域實戰演練。據悉,此次活動是近年來整建制調集力量最多、參演規模最大、科目要素最全的綜合性跨區域防汛抗洪實戰演練。
偏遠山區等受到關注。據人民政協網報道,浙江省7至9月強對流天氣較頻繁,易發生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短時暴雨和強降水引發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較高。浙江省將以偏遠山區、旅游景區、城鄉接合部、工礦企業、施工場所等為重點,拉網式、地毯式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針對性防范措施。
農業等領域加速行動。據央廣網報道,日前,北大荒農業股份二九〇分公司組織各基層管理區成立排澇搶險工作領導、排查小組,分組下田勘察低洼地塊,根據情況現場“把脈開方”,出動大馬力鉤機挖溝強排,清障、清淤、疏浚,動員種植戶用水泵、鐵鍬等排澇工具互助搶排積水。
智慧防汛
近年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防汛手段不斷升級。從無人遙測船入水獲取數據,到智慧系統應用,防汛有了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
智慧防汛,預警先行。據微信公眾號“石家莊發布”報道,7月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城管局城市照明管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對路燈上安裝的水位監測器進行全面檢查,逐一排查隱患。“水位監測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水位上漲,形成水位壓力,監測水位深度,當水位達到5厘米時,監測器開啟報警狀態,當水位達到15厘米時,會通過終端控制自動斷電,確保安全。”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我國不少城市在易發生積水的路口安裝水位監測器,做好智能監測降雨水位工作,為防汛預警裝上了“千里眼”。
智慧防汛,調度迅速。據濰坊新聞網報道,7月24日,山東省濰坊市城管執法支隊持續完善提升智慧防汛系統功能,加強對雨情汛情的指揮調度,利用城區防汛指揮調度系統,根據視頻監控和橋涵積水監測報警情況,及時將雨情、汛情信息發送給責任單位和人員,目前已累計發送短信5517條。防汛指揮調度系統精準提升城區防汛應對能力,為防汛調度裝上了“靈活手”。
智慧防汛,統籌便捷。據上觀新聞報道,7月21日下午,上海市楊浦區城運中心指揮大廳,工作人員嚴陣以待,緊盯“一網統管”共享平臺,隨時聯動各部門進行防汛排澇行動。現場巡屏人員迅速將畫面截圖發到防汛工作組,屬地街道和委辦局積極接報、聯防聯動,快速處置相關路段的積水。“我們的平臺上可顯示指揮體系、預案、防汛備汛情況、隱患排查安置點等相關信息。”浦東新區城運中心綜合減災部(防汛工作部)部長朱政鎮介紹。
網友留言說:“保障國家,服務人民,智慧防汛高效省力!”“科技力量在防汛減災中大顯身手,為硬核科技防汛點贊!”
齊心協力
汛情發生后,無數“紅馬甲”奔跑在現場,各方合力救災。
山水相連,風雨共擔。日前,重慶市遭遇新一輪強降雨天氣過程,27個區縣降下暴雨,城區道路積水嚴重。重慶市萬州區多地遭受暴雨襲擊,暴雨導致中心城區多處內澇,給市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據上游新聞報道,7月4日,來自重慶三峽學院的22名青年志愿者奮力投身到防汛救災工作中。青年志愿者協助清理暴雨過后沉積的垃圾與淤泥、積極協助當地群眾展開生產生活的恢復工作。
防汛救災,齊心協力。連日來,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遭遇持續降雨天氣。據澎湃新聞客戶端“龍州巾幗”賬號報道,大范圍的強降雨過后,全縣各級婦聯組織廣大婦女干部和巾幗志愿者協助群眾轉移、清理暴雨后的道路、為轉移群眾準備伙食、為安置點發放物資。四處奔忙的身影形成了一抹亮麗的“志愿紅”,她們為守護家園貢獻了巾幗力量。
防汛救災,溫暖同行。據昆明日報7月23日報道,日前,云南青基會“貝泰妮公益基金”向防汛救災一線捐贈價值100萬元愛心物資。此次捐贈的物資將由受災嚴重的重慶、四川、湖南、貴州等地團組織集中發放給一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向災區青少年傳遞溫暖。
網友表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人間有愛!致敬所有為防汛無私奉獻的人!”“風雨無情人有情!危險擋不住勇士的‘逆行’,為可敬的志愿者點贊!”
防汛不只在汛期。據悉,為了普及防洪防汛安全常識,不少省份利用微信公眾號、防汛短視頻、防汛知識宣傳手冊、災害防御科普知識講座等方式加強防汛宣傳。
原標題:
網友關注防汛救災、平安度汛
“七下八上” 聞“汛”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