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治理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工程。我們必須把基層治理擺到社會治理、國家治理體系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基層治理現代化,以基層治理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黨建引領,夯實治理組織化。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基層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只有加強黨建引領,把黨組織鍛造成領導基層治理的戰斗堡壘,增強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才能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我們要加強黨組織推動基層治理的組織體系、運行機制,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先鋒隊、劃定黨員責任區,凝聚以黨員為主體,入黨積極分子、熱心居民協同聯動,轄內群眾等力量廣泛參與的治理力量,強化“黨建+融治、聯治、長治”的粘合度,健全黨建引領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切實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工作哪里就有黨員”。
人民至上,推動治理精準化。“樹高千尺,植根于大地;江河萬里,回溯于其源。”能不能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能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衡量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基層治理現代化,是人民至上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基層治理中做到知民情解民意,才能凝聚最大范圍的人民共識、匯聚最大限度的人民力量,實現基層治理的現代化。我們要開展“人、屋、車、場、網”滾動式摸排工作,對獨居老人等重點人群做到“一日一更新”,實現基礎數據動態采集、實時更新。要打造“專精特新”網格,全面動員社會力量,將“網格工作站”建到“群眾家門口”,及時將群眾訴求、群眾聲音以及群眾關注熱點難點等關鍵信息聚合進社區治理,鼓勵動員社會組織、物業服務企業、志愿服務隊深入網格開展服務。
護航平安,增強治理系統化。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發展的重要要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非凡成就,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奇跡。基層治理現代化,是平安穩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如何整合資源、增強能力,努力把風險化解在一線,將問題解決在末端,這就要求將矛盾隱患化解在基層。我們要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持續打擊盜搶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強化“五口”視頻補點,推動基層重點點位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全覆蓋,規范應用“數字哨兵”智能感知終端,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人民調解組織體系,最大限度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成訟”。
科技賦能,提升治理智能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上海市浦東新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等一批國家智慧治理試點城市為代表的實驗區先試先行,到組建國家數據局,數字技術的運用觸及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的同時,也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便捷服務和數字基礎設施。基層治理現代化,是智能高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面對數字化的浪潮,必須構建普惠便捷的基層數字治理網絡,支撐數字化驅動基層治理方式變革,以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我們要強化數據賦能實景應用,建立常態化數據和事件采集、核對、處置、反饋機制,將網格、智能設施、組織力量等各項數據采集進行統一,建立數據即時共享、合理交互的平臺矩陣,實現基層治理機制的全方面融合,為“全流程網辦”、智能秒批等提供數據支持,推動智慧政務應用先行,釋放數字政府價值。
中國式現代化是各方面、各領域的全方位現代化。基層治理的現代化水平直接影響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整體效果。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美好前景,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我們要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以基層治理現代化更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作者:張新宇 廣州市黃埔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