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人口綠色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課題

摘 要:考慮到我國現有的人口資源環境生態等自然物質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我們仍然需要堅持人口綠色發展。人口綠色發展是人口均衡發展國家戰略的內在要求和組成部分,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課題和重要任務。實現人口綠色發展目標,必須做到保持適度的人口總量,打造優良的人口素質,形成合理的人口結構和人口分布格局。為此,有必要制定和完善基于主體功能區的人口政策,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保持計劃生育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范化解非法外來人口流入可能引發的安全風險問題。

關鍵詞:人口綠色發展 人口均衡發展 計劃生育 社會政策

【中圖分類號】C923 【文獻標識碼】A

人口是最為基本的自然條件,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自然變量。為了有效應對老齡化的挑戰,促進人口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現在已經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 政策。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放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并不意味著要放棄人口綠色發展或人口可持續發展。當下,我們必須高度關注人口因素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將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效對接起來,堅持人口綠色發展。人口綠色發展的目的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生態與社會經濟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人口綠色發展是人口均衡發展國家戰略的內在要求和組成部分,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課題和重要任務。

堅持人口綠色發展的依據

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要“實施人口綠色發展計劃,積極應對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矛盾,增強人口承載能力”[1]。堅持人口綠色發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

調節人自身的生產是社會調節的基本形式。與地理環境一樣,人口是社會存在的重要構成部分。根據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生產至少包括物質生產和人自身生產兩種形式。前者是生活資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生活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產。后者即種的繁衍。一定歷史時代和一定地區內的人們生活于其下的社會制度,總是受著兩種生產的制約。人自身的生產是社會發展的造因力量,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社會進步的各個階段都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人自身的生產也會受到一系列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和影響。恩格斯提出:“人類數量增多到必須為其增長規定一個限度的這種抽象可能性當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說共產主義社會在將來某個時候不得不像已經對物的生產進行調節那樣,同時也對人的生產進行調節,那么正是這個社會,而且只有這個社會才能無困難地做到這點。”[2]人口少子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一方面,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速。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與上次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分別提高了2.51和2.72個百分點。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將大幅下降,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壓力會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中國在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長之后,進入了緩慢增長階段。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降至1.49,跌破國際公認的1.5的警戒線。同年出生并已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1003.5萬,連續5年下跌。出生人口減少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條件密切相關,不僅包括房價上漲、就業不穩定等問題導致生育成本上升的客觀因素,教育的發展也是一個因素(研究顯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愿可能會越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時強調:“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與生育意愿不足將導致人口結構失衡現象加劇,必須高度重視人口調節,把握人口變化趨勢性特征,進一步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這樣,才能確??沙掷m發展,才能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目標。

人口可持續性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變量之一。1972年,通過采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羅馬俱樂部在其報告《增長的極限》中提出了一個由人口、經濟、糧食、土地和污染五個因子構成的世界系統模型。通過計算發現,無限制的系統(人口和經濟)的增長會與有限制的系統(糧食和土地)發生沖突,并將加劇環境污染。盡管這一模型及其結論存在簡單化的問題,甚至存在悲觀主義的傾向,但也揭示出人口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為人類敲響了生態警鐘。生態足跡是估計要承載一定生活質量的人口所需要的資源總量和能夠消納人為廢棄物排放的環境容量的指標。2014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FN)公布的各國生態債務情況顯示,我國生態足跡已經達到生態承載力的2.2倍,即至少需要2.2倍的現有的國土面積才能養活目前的14億多人口。換言之,我們已經嚴重突破生態環境極限,生態環境超負荷運行由來已久,發展具有極大的不可持續的風險。另外,從新冠疫情防控經驗來看,人口聚集密度過大和人為活動頻率過高會大大增加公共衛生管理的難度。為此,必須繼續堅持和完善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堅持人口綠色發展。只有在對人口增長帶來的社會經濟壓力、生態環境壓力、公共衛生壓力進行全面系統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才可以考慮完全放開現有的人口政策。這樣,才能在確保人口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實現人口綠色發展的要求

2021年7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要“把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擺在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謀劃部署,兼顧多重政策目標,統籌考慮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等問題,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堅持人口綠色發展,同樣要統籌人口自身的數量、素質、結構、分布等問題,努力實現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向:

保持適度的人口總量。在有限的地球上,人口調節問題首先是量的控制。我國總人口已經超過14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美國總人口約3.32億,國土面積是937萬平方公里。顯然,我國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壓力遠遠高于美國。從一定意義上講,人口壓力是我國與發達國家的主要差距之一。如果不能保持適度的人口總量,那么,不僅會加重經濟社會重擔,而且會加劇資源能源環境生態等方面的壓力。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計劃生育政策,保持人口適度、穩定、持續的增長。

打造優良的人口素質。人口增長同人口素質呈負相關態勢。目前,我國依然是一個人口資源大國而非人力資本強國。教育和衛生是投資人力資源的基本途徑和方式,通過加大教育支出和保健支出的方式,可以將人力資源有效地轉化為人力資本。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Thodore W. Schults)認為,重視人力資本投資的東亞現代化比重視貨幣資本投資的拉美現代化更有助于保證現代化的公平性和持續性。目前,我國義務教育年限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上升空間,公共衛生體系還不健全。必須繼續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始終把教育事業和衛生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教育事業和衛生事業的人民性和公共性,防范單純的教育產業化和衛生市場化帶來的各種弊端,不斷加大教育和衛生投入,推動教育事業和衛生事業公平發展和創新發展,努力讓十四億多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更可持續的教育服務和衛生服務。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我國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形成合理的人口結構和人口分布格局。正常的人口結構是指人口在地理、性別、年齡等層次上都具有適當的比例關系。2015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指出:“如果一個城市過度集中產業、過分拓展功能,人口就會過度集聚,就會占用更多農田和生態用地。一旦人口和經濟規模超出水資源承載力,就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或者從其他地區調水。當生態空間和建設空間比例失調時,環境容量就不可避免變少,污染就必然加重。”在地理分布上,要按照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生態閾值和環境閾值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條件,合理安排人口的增長及其結構,特別是要關注特大城市和生態脆弱地區人口增長的自然物質條件的承載能力,合理規劃城市規模和城市人口規模。在性別分布上,必須促進性別公正,保持合理的性別比例,堅決依法清除人工選擇胎兒性別的行為,堅決依法嚴懲販賣女性的犯罪行為,切實保障婦女的人身自由和身心健康。在年齡分布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不能簡單地采用放開人口的方式,也不能將養老的重任完全交給家庭和市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社會政策應該堅持的底線。要保持計劃生育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效解決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家庭的養老問題,適度補償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家庭尤其是失獨家庭,引導國有企業承擔起支持全國養老事業發展的社會責任。在產業分布上,有序引導農業人口向工業、服務業轉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尤其是要提高生產一線勞動者、農民工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切實提升我國的人力資本實力,努力將我國建設成人力資本強國。

促進人口綠色發展的舉措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仍然處于緊平衡狀態,脫貧地區以及一些生態脆弱、資源匱乏地區人口與發展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解決人口與資源環境生態相適應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制定和完善基于主體功能區的人口政策。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自然稟賦,不同的自然稟賦支撐不同的人口數量和結構,影響著人類活動的范圍和頻率。要統籌考慮國家戰略意圖和區域資源稟賦,在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的基礎上,科學確定不同主體功能區可承載的人口數量、結構,實行差別化的人口調節政策,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人居環境適宜和資源環境承載力尚未超載的地區,要重視提高人口城鎮化質量,培育人口集聚的空間載體,引導產業集聚,增強人口吸納能力。人居環境臨界適宜的地區,要穩定基本人口規模,鼓勵人口向重點市鎮收縮集聚,避免人口過度集聚可能造成的風險。人居環境不適宜人類常年生活和居住的地區,要加快實施限制人口遷入政策,有序推進生態移民,實行易地搬遷,讓大自然休養生息。

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堅持人口綠色發展,必須積極應對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矛盾,增強人口承載能力。一是要合理降低人口密度。目前,我國總人口已經超過14億。北京、上海主城區的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萬人以上,而東京和紐約等世界超大城市人口密度卻只有1.3萬人左右。為了緩解大城市在資源、環境、生態等方面的壓力,可以通過城市組團的方式降低超大城市人口密度。二是合理控制人口流向。要充分考慮“胡煥庸線”的客觀制約作用,通過共享發展的方式實現大、中、小城市人口結構的均衡分布。對于廣大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來說,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關鍵在于引導技術、財富、信息、網絡、人才等資源要素有序流入,而不是人口數量的簡單流出。為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積極聯系農村和對接企業,引導農民工合理流動,有效減輕、避免人口盲目流動帶來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衛生防疫等方面的壓力和風險。三是降低人口活動頻率。通過鼓勵發展“輕型經濟”、倡導“就地工業化”和“就地市民化”,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空間的過度占用及對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特大型城市還可以通過職住一體化等方式,降低城市內部的人口活動頻率。這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

防范化解非法外來人口流入和集聚造成的風險和隱患。從大生態系統的高度考慮人口發展問題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全球人口發展態勢對我國人口增長的影響。伴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人口流動成為世界人口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方向。但是,在不平衡的世界體系當中,國際非法移動人口尤其是難民的大量涌入和集聚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風險和隱患。因此,要有效防范非法外來人口大量涌入,有效清除非法移民人口及其集聚點,有效處理邊境地區外來人口流動引發的各種犯罪問題,切實維護社會治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面對新生人口數量持續下降、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國情,我們要以建設一個人口均衡型的社會為目標,優化人口結構,提升人口素質,堅持人口綠色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專項項目“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新進展新論斷新貢獻研究”(項目編號:2022JZDZ008)階段性成果】

注釋

[1]《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25/content_5163309.htm,2017年1月25日更新。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5頁。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人民日報》,2021年7月21日,第1版。

責編:羅 婷/美編:王嘉騏

責任編輯:張宏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三a在线 |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 欧美艳星性videose精品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香蕉免费高清完整 | 污污的网站免费观看 | 国产第一页在线视频 | 亚洲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视频精品线视频在线网站 | 18岁黄色 | 美国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中国人xxxxxxx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图片亚洲精品一区 | 看黄色的网址 | www.成年人视频 | 亚洲美女激情 |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 久久精品这里精品 | 久久香蕉影院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尤物网站永久在线观看 | 91最新网站免费 | 欧美精品黄页在线观看大全 | 国产片自拍 | 久久成年人视频 | 成人不卡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推荐在线 | 久久福利资源网站免费看 |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动态图二三 | 国产第二页 | 欧美日韩性生活 | 日韩大片免费看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 | 天天射色综合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 操碰在线视频 |